首页

妍妍女主调教

时间:2025-05-25 08:34:50 作者:“中国香菇之乡”湖北随州“致富伞”远销海外 浏览量:61199

  中新网湖北随州5月23日电 (张倩龙)“香菇产业的未来,不仅在于产量,更在于品牌力。”美国华人商会会长陈金阶22日在湖北随州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当扶持一批有故事、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香菇品牌,让它们不仅“卖得出去”,还能“站得稳”。

  随州有着“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位于中国南北交界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是香菇生长的绝佳之地。近年来,湖北省和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随州香菇”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目前当地香菇从业人员近30万人,培育出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随州香菇制成的菜品。(资料图)张倩龙 摄

  走进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由香菇制成、包装精美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公司副总经理张涛介绍,通过“自主品牌+跨境电商+线下商超”立体布局,公司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等地,实现出口与内销占比各达50%。

  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苹在该市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介绍,当地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核心战略,实现从“地方特色”到“全球品牌”的跨越。随州香菇远销6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21年位居湖北省首位。

  “随州香菇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长田表示,随州应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在菌种选育攻关、栽培技术创新、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正值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不少海外侨胞探访随州食用菌企业,开展交流,挖掘合作机遇。“走进生产车间,规模化的产线很震撼。”湖北省侨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绍伟表示,美食能跨越国界,随州香菇的出海之路前景广阔。

  湖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方家文表示,将全力支持科研机构与随州香菇企业开展合作,同时重点培育“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随州香菇与楚菜融合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看图学习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总书记强调再接再厉

孙毅华:塔是见证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历程,及东西方建筑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的典型建筑形象。塔的最初形式是埋葬佛骨(舍利)的坟冢,源自古印度的窣(sū)堵波(一种半球形的坟冢建筑)。印度的窣堵波是礼佛的重要象征,常被建造在寺院中间,受到佛教徒的礼拜。佛教传入中国后,按佛经说建塔可得大福报,因此从印度经中亚到中国新疆,在古代被泛称为西域的地方都曾建有很多窣堵波。

春耕服务队麦田“问诊” 农技专家田间“把脉” 春耕春管有保障

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数据显示,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方面,2024年4月,POS机外卡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均翻番;超过200万入境人士使用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2月增长均超80%。商业银行现金服务持续优化,现金兜底作用基本实现。

共绘畲乡新图景 浙江民进与景宁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德国旅行协会主席诺伯特·菲比格(Norbert Fiebig)在讲话中谈及中国对德国等国家采取的单方面免签等政策利好。他表示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挖掘中国旅游市场潜力。

东西问|中国为什么要研发建造重型破冰船?

港口码头里,货轮云集,物流畅通。广西北部湾钦州港,满载着电子元件和轻工产品的铁海联运班列忙碌开行。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集装箱运量已超20万标箱,创历年同期新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

银川11月15日电 (记者 李佩珊)入冬之后,北方多地进入农闲季节,而在六盘山下,温室大棚里的冷凉蔬菜依然竞相生长,实现错峰上市,抢先了市场“热势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